云南德宏以“一线两园”跨境产业布局为核心——加快推进跨境产能合作

   日期:2020-09-01     浏览:395    

为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云南德宏片区抓住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机遇参与跨境产业园投资,以“一线两园”跨境产业布局为核心,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进跨境产能合作,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国门。

目前,德宏片区完成《德宏州服务和融入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积极推进跨境产能合作方案》;开展中缅边合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围网工程及监管服务设施可研编制;推动中缅双边沟通对接,与缅甸木姐地区政府、缅甸商务部驻木姐105码贸易处建立工作定期会晤和联络员机制……

“要充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协助试点企业在缅甸木姐建厂投产,并取得缅甸原产地证明,产品通过缅甸仰光港出口欧美,为跨境产能合作提供模式参考。”徐雷斌举例说,目前境外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境内年屠宰50万头肉牛加工厂、隔离检疫场、专用通道已建成,通过昆明海关预验收,海关总署8月21日开始实施正式验收,试点企业实现5万余头肉牛的试生产任务。

瑞丽市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内正办理业务记者 杨萍 摄记者 杨萍 摄

一年来,德宏片区紧紧抓住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机遇,以中缅交通网络为“线”,在缅甸投资建设工业园区(以下简称缅甸工业园),推动片区内工业园与缅甸工业园开展跨境产能合作,形成“一线两园”模式,促进中缅双边交流和促进共同发展。

徐雷斌解释说,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参与缅甸工业园建设,投资建设高标准工业厂房及附属配套设施,建成后由中方统一服务管理。一方面,优化对入驻园区中资企业的服务,降低入驻园区的中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另一方面,支持入驻缅甸工业园的中资企业充分利用缅方自然资源及低成本劳动力优势,破解国内企业用工不足、劳动力成本较高的难题。

在境内工业园区完成研发设计、前端产品开发和加工业务,在缅甸工业园完成后端成品加工及“贴牌”等环节并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与此同时,以产业后端环节转移的方式解决了出口产品原产地所带来的壁垒问题,不仅保证了国内生产技术不流失,还在享受缅甸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投资优惠的同时,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

通过双边跨境产能合作,“一线两园”跨境产业布局的模式有效带动了德宏片区内工业园产业转型升级,打通跨境贸易通道,加速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合作进程,提升了“一带一路”产能合作效益。下一步,德宏片区将稳步把试点范围从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拓展到全省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总结形成新一批具备沿边跨境特色,系统集成度高、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云南网记者 杨萍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小东小西创业服务中心  |  小东小西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全球招募线下门店经销商  |  小东小西商户注册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871-86995329

    邮箱:1240927286@qq.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小东小西网订阅号

  • 义乌小东小西公众号

  • 义乌小东小西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