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猫街镇彝绣合作社社长李从梅——彝族绣娘绣出美好生活

   日期:2021-05-11     浏览:698    

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脱贫摘帽成为致富带头人,武定县猫街镇绣娘李从梅身上有着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头。

2019年,在李从梅和同伴们的共同努力下,绚丽多姿的楚雄彝族刺绣走上东方卫视大型公益扶贫栏目《我们在行动》,讲述了楚雄彝绣传承创新、助力脱贫的时代故事,展现了楚雄彝族绣娘们自力更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巾帼精神。

14年前,李从梅的公公遭遇车祸不幸离世,家庭由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随后,李从梅的丈夫又因股骨头坏死导致残疾。连续的打击加上高强度的劳动,造成婆婆手指关节严重变形,落下了病根。接二连三的不幸,让李从梅一家的生活陷入低谷。

面对生活的重压,李从梅没有认输。她不断精进自己的刺绣技艺,丈夫也不断学习木雕技术。在夫妻俩的齐心奋斗下,一家人的生活日益改善。顺利脱贫后的李从梅,心里牵挂着贫困群众。她成立了彝绣合作社,带领近200名彝家绣娘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增收致富。

2019年,在上海市援滇干部徐红斌的推介下,东方卫视大型公益扶贫栏目《我们在行动》第三季第一站选址武定。节目展示了绚丽多姿的楚雄彝族刺绣文化,讲述了楚雄彝绣传承创新、助力脱贫的时代故事。节目播出后,来自各地的订单纷纷飞向大山深处,2019年,猫街镇彝绣合作社完成订单近60万元。2020年,合作社成员发展到近200人,特色鲜明的彝绣文创产品成为扶贫路上的突破点。合作社成员李美兰专职从事彝绣,2019年通过制作绣品增收2万余元。

为了让武定彝绣进一步有效接入市场,李从梅积极与各地服装行业公司进行接洽,在上海援滇干部帮扶下,探索推进上海市嘉定区阳光工坊的黄草编织与彝绣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残疾人手工艺作品的融合发展。

如今,武定县有绣娘近1000名、民族服饰和手工产品加工店30多家,在县城已有10多家民族服装加工店。在各级相关部门的合力帮扶下,在李从梅等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下,彝族绣娘逐渐走出了一条“文化传承、居家就业、脱贫增收”的特色增收路。

云南网记者 胡晓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小东小西创业服务中心  |  小东小西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全球招募线下门店经销商  |  小东小西商户注册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871-86995329

    邮箱:1240927286@qq.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小东小西网订阅号

  • 义乌小东小西公众号

  • 义乌小东小西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