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农村,却不甘于命运的安排,凭借自身的勤奋、坚韧、勤学好问和善于思考,在广东中山电器行业打下了自己一片天地。致富之后,不忘桑梓,返乡创办企业,让乡亲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他就是中山康舒美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钜盛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昭通市人大代表、昭通市工商联执委、永善县商会副会长、永善县“归雁兴永”人才王国超。
白手起家 勇闯天下
王国超的老家在云南昭通市永善县团结乡的一个小山沟,自幼家庭贫困,为维持生计,王国超除了在贫瘠的山地里耕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就是上山找寻山货变卖。一次,因背着150多公斤的货物下山,王国超不慎摔倒,从此落下了病根。
虽做不了重活,但他从未向现实低头,也绝不屈服于命运。1996年,王国超毅然决定到广东省珠海市务工,没有路费,他就挨家挨户借钱。一个小本子上写满了向亲戚朋友和邻居借钱的金额:3元、5元、8元、10元……密密麻麻记了38人348元。
“当时就想着等外出打工赚到钱后,一定要及时把大家的钱还上。”回忆起当时借钱的场景,王国超心中仍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是家乡人养育了我,是家乡人成全了我。”在亲朋邻居的慷慨解囊下,王国超终于走出了小山沟,去往外面闯荡世界。
艰苦备尝 玉汝于成
从老家第一次到几千公里外的异地他乡,人生地不熟、信息不灵通,王国超找工作四处碰壁。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工厂,顺利通过面试,办理入职手续时却被告知需交150元押金,摸摸窘迫的口袋,王国超无奈只能选择放弃。
几经波折,王国超终于在一个建筑工地里找到了一份工作。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他格外珍惜,每天起早贪黑、认真工作。大山里长大的孩子吃得苦和累,王国超本人又很机灵,从不计较得失,因此深受包工头和工友们的喜爱。
半年后,王国超辞职回到老家团结,第一件事便是把之前所借的钱全部还清。之后,他带着同乡的王国高、唐贵春等7人,再次去了珠海,并顺利进入意能达电器厂工作。就是这一份工作,让王国超从此与电器结下不解之缘。
在意能达工作充实和愉悦,由于王国超勤学肯干、善于思考、乐于助人,重要的是喜欢钻研,做事负责而认真,在同事中受人欢迎,在领导眼里表现优秀,因此先后被提拔为拉长、车间主管。但是王国超对高薪的岗位并不动心,反而对研发核心材料更感兴趣,先后多次向厂里申请到研发部门从零做起,厂长经不起他软磨硬泡,最终同意。
调到研发部门的王国超,每天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学习钻研,积极主动地向老技术人员请教。最终,凭着善学的精神,王国超的专业技能得到突飞猛进的提高,并如愿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越挫愈勇 破茧成蝶
在意能达电器厂工作的8年时间里,王国超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结识了不少企业负责人和高管,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2004年,应朋友邀请,他以工程师的身份进入广东省清远市“佳能电器集团公司”。数年后,王国超放弃了年薪百万的优厚待遇,以技术入股,与合伙人注册成立了中山市康新美电器有限公司,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由于王国超统筹管理到位,公司蒸蒸日上,产值很快就达到数千万元。可惜好景不长,在电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时,公司资金链不足,加之与合伙人经营理念出现严重分歧,导致公司一度陷入困境,合伙人顺势撤走资金。
陷入困境的王国超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他一边四处筹集资金,一边改变管理方式和生产经营模式,同时将公司更名为“中山康舒美电器有限公司”,努力维持着公司的基本运转。更重要的是,王国超在研发新型材料上始终没有松劲,他深深地明白,只有坚持技术创新,发展才有出路。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从2016年至2019年,王国超带领技术团队先后获得14项发明专利,还成功成为了“格力电器集团公司”核心部件供应商。
初心不改 反哺故乡
多年过去,当年一穷二白的山沟里的少年,已蜕变成长为拥有千万资产、多项专利的电器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然而多年来,王国超的心里一直装着家乡的山水、故土的群众。
功成名就之后的王国超,支持家乡建设的心愿也前所未有地强烈起来。在得知永善县委、县政府发出“归雁兴永”行动号召后,2019年,王国超毅然决定返乡创业,进军本地电器零部件生产行业。当年12月19日,王国超正式注册成立“中山康舒美电器云南分公司”,后更名为“云南钜盛电器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根据西南三省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运用公司技术创新实力,主打发热组件的研发生产。产品一经面世,便热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甚至远销国外。
2021年11月11日,公司永善基地自主生产的首批三类产品正式投入市场,永善市民在家门口便能买到质量上乘、款式新颖的电器产品。这标志着永善当地无本土工业产品的空白被填补,同时翻开了“永善制造”的新篇章,为永善制造业发展、经济社会建设贡献了一名永善人的力量。
来源:永善县融媒体中心,文图/陈洪 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