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市发布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2021-2035年)

   日期:2022-10-25     浏览:649    

2022年10月10日,由云南昭通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云南省现代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具体编制的《昭通市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2021-2035年)》(昭政办发〔2022〕84号,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为便于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规划》内容,现就《规划》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出台背景


现代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十四五”期间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核心是建立“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物流枢纽是构建现代综合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在国家、省级、市级等骨干物流网络中均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将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善产业发展和投资环境、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重要抓手。

昭通市区位优势突出,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谋划相对滞后,为整体统筹全市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工作,高质量推进云南省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滇东北开发开放新高地,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云南省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2019-2035年)》《云南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昭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上位规划,充分对接《昭通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昭通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昭通市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的总体要求、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起草期间多次组织开展实地调研论证、公开征求意见、专题会议研究,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后,报送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后,按程序由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实施。


总体目标



《规划》总结回顾了全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效,分析梳理了存在问题和短板,科学研判了物流枢纽建设面临的形势。在以上基础上,《规划》确定全市物流枢纽的总体定位为:把昭通打造成为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物流枢纽。

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的总体目标为:建设“层次合理、协同联动、高效运行”的物流枢纽体系,构建“出滇入川、衔接国内、对接国际”的物流通道体系,全面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打造全省“物流成本洼地”,成为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新增长极。具体来看,到2035年重点建成3个建设成效好、具有影响力的省级重点发展物流枢纽,培育2家及以上5A级物流企业、7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建成昭通市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形成商贸物流、工业物流、农产品物流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物流枢纽经济,支撑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支柱产业。


主要内容


《规划》按照“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的思路,重点明确了昭通市物流枢纽的布局建设方案、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布局建设方面。《规划》充分衔接国家及云南省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全面对接全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综合考虑全市国土空间、综合交通、产业布局等基础条件,从布局和建设两个层面提出了规划期内昭通市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方案。一是依托“三枢纽三园区五中心”,形成“一轴一带一区”的物流枢纽体系。即:以“一枢纽(昭阳)一园区(大关)两中心(鲁甸、盐津)”为支撑,重点发展公铁联运,打造云南省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物流传动轴——“昭通中心城市物流枢纽发展轴”;以“一枢纽(水富)一园区(巧家)两中心(绥江、永善)”为支撑,重点发展陆水联运,打造云南省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物流支撑带——“金沙江物流枢纽发展带”;以“一枢纽(镇雄)一园区(彝良)一中心(威信)”为支撑,重点发展公铁联运,打造云南省有力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物流增长区——“镇彝威物流枢纽发展区”。二是明确“三枢纽三园区五中心”的具体选址、功能定位、重点项目遴选与谋划、建设思路,并提出了昭通市物流枢纽建设重点项目一览表。

(二)主要任务方面。《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推动物流枢纽网络化运营、枢纽经济培育等重点领域,提出八个方面主要任务:一是推动内联外通物流通道建设,二是打造高效多式联运网络体系,三是建设沿金沙江港口物流网络,四是构建统一智慧物流平台体系,五是加快物流枢纽运营主体培育,六是高效整合物流枢纽业务资源,七是枢纽联动打造物流成本优势,八是产业协同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同时,按照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要求,提出物流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多式联运服务网建设工程、沿金沙江物流网络建设工程、智慧物流平台体系建设工程、物流枢纽运营主体培育工程、业务资源整合工程、枢纽联动发展工程、产业协同建设工程,明确了推动《规划》实施的具体路径和工作举措。

(三)保障措施方面。从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需要出发,立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规划》从完善扶持政策体系、规范物流市场秩序、重视物流统计工作、强化物流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关保障措施。


主要特点


一是开门编制规划,注重项目谋划与落地。《规划》高标准组建起草编制组,边起草、边学习、边修改,期间多次征求市级相关部门及县市区的意见建议,并专程赴四川、重庆、北京等地调研学习。同时,《规划》按照“思路项目化、措施具体化”的编制思路,将项目谋划与储备作为具体抓手,综合考虑资源禀赋、交通区位条件、产业发展需求等方面,按照“实施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提出重点推进的57项重点项目,并主动加强与省级相关部门的汇报与对接,积极争取将更多项目纳入省级重点支持范围。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遵循物流降本主基调。聚焦全市物流枢纽体系发展存在的四大突出问题,《规划》按照系统性降低物流成本的基本思路,通过高位谋划“出滇入川、衔接国内、对接国际”的物流通道体系,降低全市国内国际流通成本,通过科学布局“层次合理、协同联动、高效运行”的物流枢纽体系,降低全市集疏运中转成本,通过补齐多式联运、港口物流网络、智慧物流、物流主体培育、枢纽经济等发展短板,构建独具昭通市发展特色的现代综合物流体系,系统性降低全市全过程物流成本。

三是突出产业支撑,打造现代物流增长极。《规划》按照服务昭通市产业特色的思路,以能够支撑全市重点产业发展为导向,充分立足昭通市作为云南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关键节点的独特区位优势,全面谋划了昭通市“十四五”及中长期(至2035年)物流枢纽发展主骨架及重点工程,通过大力推进枢纽经济与通道经济发展,打造现代物流增长极,能够为全市以高原现代特色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充分体现昭通市在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来源:云南省现代物流工程研究中心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小东小西创业服务中心  |  小东小西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全球招募线下门店经销商  |  小东小西商户注册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871-86995329

    邮箱:1240927286@qq.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小东小西网订阅号

  • 义乌小东小西公众号

  • 义乌小东小西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