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万安,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罗盘”。万安古镇是赫赫有名的“中国罗盘之乡”。如今,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行走在万安老街,学习万安罗盘制作技艺,踏游古城岩,品饮松萝茶,在冬日淡淡茶香中,找寻一丝中国人独有的温暖与浪漫,表达万事安康的美好祝愿。
本期《名镇》,一起走进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万安镇。
万安镇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城东北隅3公里,横江在此美丽弯腰,拥抱依偎着老街,穿境而过。万安镇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是徽州历史上四大古镇之一。徽商文化、水街文化将万安老街积淀成商业重镇、著名水运码头,雄踞徽州九大街市之首,被誉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早年间,由于万安地处休宁之东丘陵地带,横江之水,哺育了万安的农业、水上运输业和商业。码头的形成,街市的发展,给万安的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教育业插上了繁荣的翅膀。十里长街之上,店铺比肩接踵,鳞次栉比,不下400余家,素有“小小休宁城,大大万安街”之美誉。
如今,万安镇如同一个世外桃源,远离城市喧嚣,古朴安静,历尽沧桑,诉说那历史久远的故事和人潮涌动的昔日繁华。小桥流水人家、马头墙、黛瓦……总有一处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独有的魅力。赫赫有名的万安罗盘更是打响了万安镇的名气。
万安罗盘
万安罗盘是万安镇的传统工艺品,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罗盘,原名“徽盘”,因产于万安,故名万安罗盘。万安罗盘制作业始于元末明初,发展于明代,兴盛于清朝,已有600多年历史。
万安罗盘在天文、地理、军事、航海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既能用于航海辨别方向,又能用于建筑定位,种类包括航海罗盘、堪舆罗盘和日晷数种,尺寸不等,式样有上百种,精密度高。现在,万安所产罗盘设计独特、选材考究、制作精良、品种齐全,被奉为罗盘正宗,享有“徽罗”“徽盘”的美誉。上乘的罗盘不变形,不开裂,平整光滑,分格准确,字迹清晰;海底线与内盘的子午线、指南针成一条直线,精准无误。今天看到的万安罗盘已经是在指南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实用民俗工艺品。
吴鲁衡、方秀水的罗盘金字招牌,亮相万安,称雄数百年。2006年,万安罗盘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万安罗盘承载着中国古代哲学、易学、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建筑学等方面的文化信息,传承磁性指南技术及相关技艺。罗盘按盘式分,主要有“三合盘”“三元盘”和“综合盘”三种。其中,综合盘是综合了三合盘和三元盘的一些主要圈层组成的,层数细密,内容庞杂,具有多种功能。
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是由万安吴鲁衡罗经店第八代传人吴兆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策划修建。万安罗盘历史上最富盛名的罗经店就是万安吴鲁衡罗经老店,清雍正元年(1723年),一代罗经大师吴国柱(字鲁衡,1702-1760)于万安镇上街创办吴鲁衡罗经店,至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也是万安罗盘唯一保留至今的传统老店。
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在吴鲁衡罗经老店原有百年老作坊的基础上恢复建设,包含吴鲁衡百年老店旧址、非遗技艺传习馆、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主体展馆三大板块。
吴鲁衡百年老店旧址,通过修缮保护等工作,让游客了解万安罗盘老店的历史风貌。
非遗技艺传习馆,恢复了吴鲁衡百年老作坊原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安罗盘制作技艺的传承为核心,全方位地介绍和展示了万安罗盘制作的各种流程,并安排工匠现场演示罗盘七大制作工序,开设罗盘制作教习,教授学徒及游客制作万安罗盘,使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得以延续和传承。
万安罗经文化博物馆主展馆展览古罗盘、古日晷、风水尺、风水古籍、古图谱、老罗盘制作工具、万安罗盘历代获奖证书原件等藏品千余件。
资料:安徽发布、安徽文旅、休宁县人民政府、休宁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罗经古镇万安老街、古城岩风景区、中博协非国有博物馆专委会、黄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