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澜沧号”动车组列车运行在中老铁路老挝段 新华社发(杨永全 摄) |
■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滔 罗宇娜
中老铁路一通,昆明成为开放前沿的城市之一,面向大海,昆明正加快与世界的共融发展。托管磨憨,昆明也成了全国第一个拥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打造“辐射中心 开放春城”,昆明正以高水平开放格局,建设新高地。
托管磨憨
加快推进国际口岸城市建设
顺利完成磨憨镇托管交接、机构组建工作;深入开展百日会战,新建边民互市投入运营,围网区联合运营中心等8个项目主体完工,完成民生补短板项目52个,磨憨口岸建设刷新“昆明速度”。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物流枢纽入选“2022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磨憨一磨丁合作区入选“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四区”联动的发展潜力不断释放。2022年,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提速。
“去年,昆明托管磨憨后,各项建设工作及各种扶持力度,对我们这种布局为全球性的公司来说,充满了发展的信心。”今年市两会,政协委员、昆明三川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郭松川说,虽然提案是关于新能源光伏产业方面的内容,但对有关旅游经济和口岸经济方面的内容格外关注。“今年两会,我们会特别关注昆明托管磨憨,扩大对外开放相关的建议,云南产品走出去的有关政策的提案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方面的政策落实。”昆明三川电线电缆有限公司2017年就开始布局南亚、东南亚市场,相继在老挝万象、琅勃拉邦,缅甸的仰光等成立了销售分公司。去年,昆明三川电线电缆有限公司通过磨憨口岸出口了一批货值7600万元的电缆,是公司在南亚东南亚设立销售分公司以来,签下的最大一笔出口订单。
据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紧紧围绕“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的重大战略部署,分步骤实施,逐步把托管区建设为生态优美、功能完备、经济活跃、开放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口岸城市。围绕“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目标,加快规划编制,完善城市功能区和产业布局。围绕合作区功能定位和通道优势,抓住铁路提质增效和公路开放拓能两个关键,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重点抓产业招商、抓项目建设,逐步实现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围绕项目建设,开展百日会战行动。
同时,按照省会城市的标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把托管区打造成为展示国门形象的重要窗口。并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建。
中老铁路
辐射和示范效应正逐步显现
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自中欧班列后,又一条“钢铁驼队”向南行进。开通一年多来,中老铁路活力十足,互联互通效应日益凸显,昆明对外开放驶入“快车道”。
中老铁路通车营运以来,运输需求十分旺盛,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和昆明海关通报的数据显示,中老铁路客运量、货运量、跨境货运量等指标屡创新高。据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月31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旅客列车20000列,发送旅客1030万人次,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截至2023年1月10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货物突破1300万吨。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由开通初期的日均2列增加到目前的日均12列,国内25个省市先后开行了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跨境货物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品类由开通初期的化肥、百货等10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1200多种。
“来自新疆的塑料、甘肃的石棉、吉林的轮胎、广东的空调、北京的净水器、云南的光伏等产品琳琅满目,正源源不断汇聚昆明,通过中老铁路运往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沛在中老铁路通车营运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老铁路是中国连通世界的窗口,依托中老铁路,正在形成以始发站昆明为集结中心,东连西部陆海新通道、西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南出辐射东盟国家、北上连通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开放格局。
中老铁路打通了连接国内市场和南亚东南亚的经济通道,中国内陆地区面向东盟的物流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让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陈沛还表示在中老铁路这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的示范引领下,中老泰铁路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中越、中缅国际铁路大通道也正在加快推进,中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将更加顺畅,中老铁路潜力无限、未来可期、大有作为。此外,目前中老两国有关部门正在磋商研究、制定计划,有望今年内开行中老铁路跨境旅客列车,进一步提升中老铁路客货运输品质,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造福中老两国民众作出积极贡献。
对外开放
赋予自贸试验区
更大改革自主权
2022年,昆明高水平对外开放取得实效。高质量对接RCEP行动计划,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王家营国际班列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成启用,中老铁路货物运输突破1000万吨,业务辐射范围覆盖泰国、新加坡等“一带一路”国家。昆明入选“2022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城市”。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的开放功能不断增强,13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保税物流快速增长,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1997.4亿、增长16.4%。第6届南博会、第6届人才交流会、旅交会等重大活动在昆明成功举办,新缔结国际友城(国际友好交流城市)3座。
今年,如何高质量书写对外开放新篇章,昆明市政协委员许传坤带来了“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他建议,昆明加快出台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实施更多突破性举措,加大开放压力测试力度,打造国内企业走向东盟、走向南亚东南亚的“总部基地”“采购中心”“人才基地”,在促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向南亚东南亚延伸拓展方面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同时,建议昆明以制度型开放培育新的增长点,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一体化。
今年,昆明市将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平台的建设。“加快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促进口岸经济发展,进一步推进中老磨憨一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发挥‘四区’联动优势,力争磨憨口岸2023年实现进出口货物总量600万吨、货值500亿元。”昆明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亚迅介绍。
近日,昆明市商务局发布消息称,今年,昆明市商务局将出台昆明市稳外贸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全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加大跨境电商头部企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保税物流”叠加融合的贸易新模式,制定出台二手车出口试点配套政策、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增设RCEP(昆明)国际博览中心,设立RCEP成员国国别展示中心,推动开行中老铁路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商品专列,开展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同时,加快建设磨憨进口贸易促进示范区,围绕轻工产品加工制造、医疗康养、仿制药等跨境服务业,布局跨境物流、稀土冶炼、工业大麻和跨境金融、旅游、教育等行业,把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RCEP功能落地实施样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