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民间刺绣小产品变身国际时装大产业

   日期:2020-01-22     来源: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    作者:覃淋    浏览:612    

“将竹蔑一上一下交编,抽插环绕之间,把你的构思和手中的竹篾紧密融合在一起,就能编出自己想要的图案。” 

 寒冬时节,2019年贵州省“锦绣计划”黔南州荔波县藤编竹编培训班在甲良镇双江村开班。培训课上,荔波茂兰竹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姚优凤老师和荔波尧古原生态竹藤旅游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覃引余正在为妇女们讲授竹艺(藤艺)编制、图案设计、色彩搭配、市场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并现场指导大家实操编制,提升妇女就业技能,增强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意识。 

 长期以来,黔南州妇联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创新实施“锦绣计划”,使“民间技艺小产品”变身“脱贫致富大产业”,民族传统技艺焕发出勃勃生机,全州5万多名绣娘用一针一线绣出了美好生活。 

 民族技艺大放异彩

前段时间,三都自治县的绣娘们接到一项“特殊任务”——为法国总统马克龙夫人量身绣制马尾绣服装。法国总统夫人穿上这件量身绣制马尾绣服装,意味着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光彩,也成为黔南州妇联推动民间“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化的一个实例。 

 企业带动妇女就业

贵州亘蓝母图民族布艺蜡染开发有限公司是黔南州“锦绣计划”和“巾帼示范”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通过创新 “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产业模式,带领农户种植蓝靛26700亩,引导妇女手工产业从分散生产转向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创收1.335亿元,带动5460户农户增收脱贫。

2019年黔南州妇女民族手工业协会“锦绣计划”培训现场。

多渠道促进就业。黔南州2019年培训绣娘400人,培训锦绣女1167人;通过开展“春风送岗招聘会”,介绍女性就业2377人,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女性2471人;争取广州对口帮扶资金85万元,培训8074名锦绣女、持家女、家政女。  

搭建平台开展合作

黔南州妇联联动广州市妇联、内蒙古旅游厅、贵阳市妇联等,搭建黔南州民族文化和技艺展示平台,与贵阳市妇联、铜仁市妇联签订“锦绣计划合作框架协议”,探索三地妇联协同发展锦绣计划新路子。通过搭建的展示平台,让黔南锦绣产品登上了广州国际时装周舞台,展示黔南州传统民族服饰和传统技艺;组队参加内蒙古时装周展示,与广州“生活在左”公司签订发展战略协议,让黔南的非遗文化与广州的时尚搭接,提高传统技艺的实用性,提升民族手工艺价值。  

 目前,通过实施“锦绣计划”,黔南州妇女事业结出累累硕果。已带动农村留守妇女、返乡女农民工、易地扶贫安置社区妇女实现就地灵活创业就业,每个绣娘平均月收入约2500元,全州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1.6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6000多户贫困人口脱贫。下一步,黔南州妇联还将继续做好“锦绣计划”这篇大文章,聚力推动“巾帼建新功”,不断增进广大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覃淋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小东小西创业服务中心  |  小东小西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全球招募线下门店经销商  |  小东小西商户注册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871-86995329

    邮箱:1240927286@qq.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小东小西网订阅号

  • 义乌小东小西公众号

  • 义乌小东小西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