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5日,2019武汉时装时尚高峰论坛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以“时尚消费升级·预见城市新生”为主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魏鹏举教授、武汉纺织大学熊兆飞、设计师劳伦斯许、清华知名教授贾玺增、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博士方林先生等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今年首次从金融向时尚领域跨界融合的武汉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常青等展开分享与讨论活动。
大变局下,武汉时尚路在何方
最近,美国商业周刊发表封面文章,认为和日本、美国相比,中国1996年出生的孩子,是这批年龄人中间对未来最乐观和最有信息的一代,如何满足富起来的新生代孩子他们对时尚、对消费、对品质非常不一样的需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意味着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消费市场培育,也包括武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可能会在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推动,这种情况下武汉下一步如何能够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呢?
张燕生认为首先在新的时代武汉要把打造国际化层次最高的大都市为当前的重要目标。其次在推动武汉国际化发展的同时,如何能够打造一个科学、技术、人才、创新集聚程度最高的大都市,以及如何推进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需要齐头并进思考的问题。重要的一点是:武汉下一步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要培养一批在全球都有广泛影响力的一流人才,一流的创新链和科研机构,打造一个真正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文创时代时尚消费新机遇
李子柒粉丝量接近两千万,高晓松做“晓书馆”,故宫推出系列文创产品,有人惊呼,新文创已经跻身时尚的前沿阵地。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魏鹏举在《文创产业视域下的中国时尚消费探析》主题演讲中,对于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归于消费升级。
魏鹏举教授表示,“文化科技的商业模式让田园生活具有了时尚消费的活力,文化旅游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诗和远方的结合,汉服热实现了产业增长与文化自信的双赢,故宫文创成为网红开启了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模式。”对于时尚产业来说,新文创日趋完整的产业链、丰富的原创性、体验的多元化,是未来引领时尚潮流的大方向。
东方美学国际化,产业新趋势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服装设计系的劳伦斯许师从法国著名设计师弗兰西斯德洛克郎,他是中国唯一一位连续两次进入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官方日程做秀的“中国定制”设计师。
他说,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一带一路”、匠心精神,我们从国家到领导人到每一个省市都有自己的服装周,中国设计师赶上了最好的风头,在这个时代里如果不能抓住时代的东风继续向前走的话,都有点愧对祖先。将来,中国设计师要大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融合时尚元素,使之与当今世界时尚界深度融合,激发更多的灵感和创意,加速促进中国时尚界与世界时尚界的接轨步伐,这都将成为中国时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步骤。
多元融合推动时尚传播
贾玺增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服装专业委员会理事委员,国家精品课程“中国服装史”主讲教师,《服装设计师》编委,中国国家铁路集团采购评审专家。
贾玺增在演讲中表示,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因素的过程中,通过融合创新,展现出一幅未曾中断的灿烂图景。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关注现实生活,汲取传统文化内涵、服装形制和审美范式,多元融合当代艺术造型语言,利用国际流行时尚系统推动品牌传播和商业价值转化,是当代中国时尚产业的魅力所在。
人工智能为服装设计赋能
模特也能电脑生成吗?能!这是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博士方林在武汉时装周上分享的《人工智能和服装设计》的主题演讲内容之一。
方林博士表示:人工智能在服装设计上已经可以做到随机生成服装,他们做的这些可以给设计师一个提示,一个灵感,在这个商业应用方面是价值很大的。
消费升级市场下,时尚赋能城市发展
专家们充分肯定在消费升级市场下,时尚产业赋能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专家们在论坛上要提出充分挖掘城市时尚特质,塑造城市个性话时尚品牌及关联地方主导时尚产业及时尚产品牵引下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意时尚设计,促进时尚与文化、旅游、特色产品融合发展;以人工智能+新零售打通时尚要素流通、时尚产业生产和时尚销售全方位、全角度、全产业链的商脉,形成结构完整的时尚产业集聚,强化城市时尚产业品牌基因。实现区域新旧动能转换,以时尚赋能城市、以产业拥抱未来,把城市时尚推向全世界。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