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手工砚台,手工技艺有三百多年历史

   日期:2020-02-11     作者:百世为将红尘一俗子    浏览:641    

“文房四宝”之一,源于自然,用于雅阁。古有“以文为业砚为田”之说,文人墨客视砚台为知已好友,更有人为之起了不少有趣的雅称,提到砚台,就不得不提提中国四大砚台之一的黄山砚台,其中黄山砚台之中,歙县砚台最为出名。

一张木桌,一盏台灯,几把刻刀,这便是端砚制作艺人所有的家伙。肇制作师手中十多把的刻刀,直径只有5毫米,形似小铁棒的刻刀或长或短、刀锋或尖或圆,却没有任何花纹雕饰。然而就是这样朴实无华的小刀,却可以变换出深刀、浅刀、斜刀,细刻、线刻、缕空这些炫丽的雕法。行云流水、刀走龙蛇,一方方价值不菲的砚台就在制砚师傅的手中诞生。一个刀功了得的老师傅,一个月也就出品一方砚台而已。从选料、维料、开璞、设计,到雕刻、打磨、洗涤、过蜡、配盒,一方砚台的出品总共需要十二道工序。

砚池有一种砚的形状是凹形,称作砚池。砚池,是指在砚的一端,有一个蓄水池,为研墨加水方便而设的,大小不定,深浅不等,据石的形状而定。砚瓦俗称瓦头砚,又叫瓦砚。秦汉时用的建筑瓦当,多采用澄泥制成的,后来被人们改制成砚。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而砚则因其“坚固,传万世而不朽,留千古而永存”,在文房四宝中有“以砚为首”的美誉。砚台是我国特有的文书工具,它融绘画、雕刻、书法、篆刻等各种艺术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品,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史上,对我国民族的延续和灿烂文化的传播、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宋代是砚业蓬勃发展的时期。宋代有重文轻武的风尚,士大夫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他们在书写之余,讲究用具品位,对案头摆设之砚,开始追求美的精神享受。他们志趣高雅,体现在砚台中即表现为讲求砚之品格,追求砚之境界。在制砚上,考究其文化内涵,在继承传统的精致外,将“文人画”的理念引入砚的制作中,将绘画、书法、诗词、金石等艺术融入其中,创作出了“文人砚”。

俗语说:武士爱剑,文人好砚。历代文人墨客都爱砚,收藏砚,常与砚相伴,因而有“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一生最相亲傍”之说。一代文豪苏东坡,兼文学家、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于一身,其嗜砚成癖,被砚林传为佳话,“东坡玩砚”也成为绘画创作的传统题材。米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他非常喜爱鉴赏收藏奇石和砚石,有得砚石砚山“抱眠三日”之说,还曾以一方歙砚与人换地,后来又写诗怀念失去的宝砚,对歙砚的钟情可见一斑。陶泓唐代韩愈《毛颖传》称砚为陶泓。陶泓指砖瓦砚。在唐宋时代,石砚已普遍,但开采困难,制作条件限制,相比较而言,陶砚便于制作。陶砚陶砚,是瓦砚、澄泥砚、泥砚、砚瓦的统称。有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三足有盖,还刻有山形、龟形等,并刻有花纹,制作精美,形象生动,活泼可爱。磨墨写字,通常都会把墨磨得相对浓,而随着水分的挥发。

磨好的墨会慢慢拖不动笔,会很胶,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毛笔蘸一下水槽里的水,再去调和已经发干的墨,然后继续书写。你要是写小字,磨墨当然效果好,而且耗时不长。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用砚台的人太少了,很多时候,一方砚台成为了一个文人的宝贝,同时也让其在同行中地位大升,每次交谈之间,也是倍有面子。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小东小西创业服务中心  |  小东小西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全球招募线下门店经销商  |  小东小西商户注册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871-86995329

    邮箱:1240927286@qq.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小东小西网订阅号

  • 义乌小东小西公众号

  • 义乌小东小西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