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红梅文创园再现老工业街区风貌

   日期:2020-01-22     浏览:237    

中国网2019年11月1日讯  废弃的发酵罐静静矗立在新旧嵌套的园区大门旁,“80岁”的老砖编号重建了当年的原料库,园区内旧铁轨与木构架的月台紧紧相连,老旧的工业管道纵横遍布……

日前,位于沈阳市铁西区的红梅文创园正式开园。在这里,日式、苏式、现代工业建筑错落有致,尽显历史斑驳的工业印记,书坊、秀场、艺术馆集聚于此,现代文化气息浓郁。有着80年历史的原沈阳红梅集团遗弃的旧厂房摇身一变成了文创园,在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同时,也再现了老工业城区的历史风貌。

资料显示,红梅集团始建于1939年,原是日本商人开设的满洲农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奉天工厂,1998年改制组建沈阳红梅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曾是国内味精生产的龙头企业。然而由于诸多原因,2014年红梅集团宣告破产,只留下约6万平方米的厂区和13处遗存工业厂房。

厂区虽空,但历史价值犹存。如何挖潜老厂房的资源、改善老城区环境品质、保留历史文化价值,便成了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去年8月,辽宁省沈阳市曾出台专门指导意见,提出将以保护优先、科学利用为原则,进一步挖掘老旧厂房空间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厂房的保护利用。

为此,沈阳市铁西区政府联合万科引入国际设计资源,开启了红梅文创园这一工业遗址改造升级项目。“园区内采取了修旧如旧、原址改造、历史重现等手段对不同类别建筑进行修复加固,最大限度保留原始建筑风貌,并通过下挖、加建等方式拓展建筑空间。同时着重搭建文化艺术产业交流平台,成为艺术展览、产业办公、艺术孵化、文创商业等多业态集散地,向大众呈现工业文化新风貌。”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刘肖这样表示。

如今,昔日的老厂区已焕发光彩,发酵艺术中心、红梅书坊、味觉博物馆等众多文化IP项目陆续进驻。沈阳故宫也首次走出宫墙,开设的实体文创体验馆挂牌运营,让故宫文化的创意衍生品在这里绽放异彩,成为推广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新生力量。

不光是红梅文创园,在有着“东方鲁尔”称号的沈阳市铁西区内,中国工业博物馆、1905文化创意产业园、奉天记忆文创园等10余处文化园区交相辉映,这些曾经承载着新中国工业辉煌的老旧厂区通过保护利用,如今已成为延续城市成长痕迹的载体。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刘克武指出,今年铁西区将工业文化旅游产业列入该区新版产业规划中的重要位置,为铁西区实现城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今天的中国城市进入了文创时代。文创园是文化智慧汇聚的平台,也是文化与产业,文化与生活融合的舞台。”刘肖表示,老工业厂区变为文创园,是传承工业文明,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体现。只有秉承在保护中使用、在使用中保护的理念,历史建筑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宇佳)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小东小西创业服务中心  |  小东小西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全球招募线下门店经销商  |  小东小西商户注册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871-86995329

    邮箱:1240927286@qq.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小东小西网订阅号

  • 义乌小东小西公众号

  • 义乌小东小西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