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在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方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历史上,黄河流域既为中华民族提供着生存资源,又为中华民族提供着文化给养,从而孕育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近年来,陕西省在着力推进黄河流域沿岸生态环境治理,推动黄河流域沿岸经济实现转型发展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此同时,陕西在讲好“黄河故事”,挖掘黄河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方面还存在不足。
为此,建议陕西省以习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契机,在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从而更好满足黄河流域人民的文化需要。
第一,打造秦晋南北纵向沿黄生态文化旅游带。依托沿黄公路这一便利的基础设施,串联周边黄河生态文化和黄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黄河生态文化南北纵向的文化旅游带,能使游客充分体验黄河南北贯通的雄浑奔放,领略黄河中段南北穿越的文化审美,品位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文化性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民族精神。
第二,打造陕豫东西横向黄河古都文化旅游带。我省应鼓励西安市牵头,并联合洛阳、郑州、开封三大古都,积极构建四大黄河古都城市联动的协同机制,联手打造黄河古都文化旅游带,以“中华根,黄河魂”为古都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中华民族贯穿东西的民族文化长廊。特别是我省应以长安文化为历史坐标,以渭河景观带为重要载体,以关天文化资源为现实基础,打造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原点文化”,从而形成陕豫古都历史文化长廊的文化龙头。
第三,打造秦晋豫三省之交黄河文化金三角。我省应依托《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中提出的“黄河金三角”理念,联合山西省、河南省,以集约化方式打造黄河文化展示区,集中展示黄河文化的历史文脉,协同创建黄河文化博物馆。同时,还应在渭河入黄处建设黄河文化的核心展示长廊,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展现黄河文化的生态特质。
(作者系陕西省政协委员、长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