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畔翰墨香 乡土气息扑面来——喜读家乡文学刊物《桃花潭》

   日期:2020-02-11     作者:赵东云    浏览:436    

今天到学院拿到故乡泾县文联邮来的《桃花潭》——一本封面素雅、内涵丰富的文艺刊物。打开扉页,随即通览一遍,不失品味的文艺刊物带着浓烈的乡土气息扑面而至。

这是本较好的文学刊物。对于对故乡充满感情者而言,更是一本不得不看的刊物。

故乡泾县是一个僻处皖南的山区县,虽然在悠久的历史上向来以静谧、谦和、低调示人,却称得上一个有影响的文化大县。如果让我说出故乡值得自诩之处,不暇思索我会列出一长串词语,其中既有自然的馈赠琴鱼、雪花金鲐、扬子鳄;也有脉流千年的宣纸、宣笔;既有赵青藜、包世臣等著名文化先贤,更有云岭、茂林等红色文化遗迹……既如此,故乡没有理由不办出一本出色的文艺刊物。

曾几何时,我们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浮躁,在这浮躁之中,文化成了政治、经济的婢女;在这浮躁之中,我们淡忘了先贤,淡忘了文化,淡忘了人类文明的根基和源流。

古法宣纸的发祥地小岭,为了表达对宣纸祖师孔丹的感恩之心,在当地建造了祭祀孔丹的祠堂,这表明了故乡人民知恩图报的情怀,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而今,在时代大发展的背景下,故乡更受惠于物华天宝的馈赠、受惠于文化积淀的滋养。那么,今天的泾县人应该如何反馈,以何种方式表达感恩?我想,作为文化人,创办一本优秀的文艺刊物是一个较为适合的选择。

在文学艺术上多给以投入历来为远见卓识者所为。先贤孔子曾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试想想,在一个氤氲着文化气息的土地上生活,人们的素质不断得以提升,心灵不断得到滋补,境界不断得以升华,这不正是当代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所最为需要的么?

刊物虽小,但只要办得好,不仅可以培养出一批文学爱好者,还能为净化人的心灵,提高一个地方的文化品味作出贡献。

蓦然,我想到二三十年前的河南南阳,一座规模并不甚大的城市,竟然涌现出二月河等八位著名作家,南阳以此驰誉华夏文坛。与南阳比,泾县自然更是一个偏远小县,但若能以《桃花潭》为阵地,培养出一批在县内外乃至省内外都有影响的实力派作家,家乡的文化生活一定会更加丰富,知名度也因此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小东小西创业服务中心  |  小东小西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全球招募线下门店经销商  |  小东小西商户注册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871-86995329

    邮箱:1240927286@qq.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小东小西网订阅号

  • 义乌小东小西公众号

  • 义乌小东小西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