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盆罐庄村韩家窑祖传第18代传人韩克胜:恢复了“陶甑”的制作技艺

   日期:2020-02-15     来源:人文非遗微信公号    浏览:416    

盆罐村陶艺始于战国至汉代。根据《宁河县志》记载:“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盆罐村西1公里处考古,曾试挖掘,面积25平方米,文化层深度为0.4米。地面散布大量夹砂红陶,灰陶等残片,出土较完整的有陶器、罐、瓮、瓮棺、钵、弹丸、陶网坠、陶纺轮。说明此地是战国—汉代生产陶器的地方”。

盆罐庄村地处华北平原东部,濒临渤海,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地貌属海积及河流冲积平原区。“地下形成了以芦苇和其它有机物经4000多年沉积腐殖演变而成的细腻的黑色粘土层。这种黑色粘土是盆罐庄村制陶至关重要的原料。

据盆罐庄村韩氏家谱记载:“盆罐村最早叫张家魏庄,明永乐年间(1403年),大批山东、河南制陶艺人到此落户。村里制陶作坊达80多家,因此从明洪熙年间张家魏庄更名为盆罐村”。明末清初,以山东移民韩应龙、韩应凤为代表的韩式家族成为盆罐陶艺的主要传人。清晚期至民国时期。村中制陶作坊达上百家,从业近千人。新中国成立后,在50年代初组建了“盆罐村群艺窑盆生产合作社”,后更名为“工艺制陶厂”。


改革开放以后,韩家窑祖传第18代传人韩克胜大力发掘传统产品,并借鉴现代工艺新成果,把新技术融入传统工艺之中,既保持了传统特色,又增添了现代元素与时代风采。

盆罐村制陶,主要技艺流程:挖陶土、淘洗、摔泥加工、糗泥,选用的陶土是取自在早期黄土层下,有一层包含有芦苇等腐植质的黑色粘土,一般距地表3至4米,接近海拔零点,下面却是全新世海相沉积。黑色粘土厚度多在30厘米左右,麋鹿等野生动物遗骸即出土于这层土中,这种黑色粘土具有可塑性与柔韧性;


拉坯塑形技艺:手拉胚成型有着极为严格的工艺要求,贴、塑、雕、彩等都有独特的传承工具。用玉般圆润的贝壳净面就是传承了祖辈的传统工艺特点。可以让形态多样的器皿更加鲜活生动;

烧制技艺:主要技艺流程包括选坯,晾晒,入窑、排潮、升温煅烧、闷窑、等主要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一定的技巧,由泥陶“掌作人”师傅带徒弟完成。在烧制程序中严格遵照古法技艺,通过温、观、闻、听、感、渗碳等主要靠口传心授;

烧制红陶,用特殊的黑色陶土做原料,陶坯经过20多小时的烧制、烧制出的红陶外部泛白,内部桃红色,称之为“鸡骨白、桃红洞”之品相。烧制出的灰陶有“声如磬、光如镜,润如豆瓣绿”击叟审音等特点。彩陶作品型制高雅,光彩晶莹。黑陶浑然似漆。


盆罐村制陶技艺从古传承至今,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体悟和智慧的结晶。它在人们生活中一直富有实用和艺术鉴赏双重特色。它的文化内涵,为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考古学以及地方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也是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014年盆罐村手工制陶被批准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

盆罐村制陶技艺,经上千年沿革,自明代永乐年起,以家族为代表的传承代序递次延续至今。韩家窑传承谱系有记载的共10代。

韩家窑陶艺传人韩克胜自小受祖辈的熏陶,至今坚守着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工艺。他在传承祖辈制陶工艺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工艺新成果,把新技术融入到传统工艺中,制作出独具风格、古香古色的精美仿古陶器达1500多个品种,2001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授予“数量最多的仿古陶制品之最的称号。2009年,被命名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盆罐村制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4年被推选为天津市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和全行业先进典型人物。其产品销往国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京津冀地区,东北三省,江苏南京,山东青岛,广州,珠海、深圳等省市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中东伊朗、沙特等国,美国俄亥俄州、北卡莱罗那州等地,英国伦敦等城市也有其产品的展示与经销。先后参加了“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中国非物质文化展、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等。其艺术价值得到了国内、国际社会的关注,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

陶艺传承人韩克胜经过多年研究和论证,恢复了有数千年历史的食器“陶甑”的制作技艺,先后建成500平米生产车间3个,设计室2个,实训课堂2个,展厅一个。总计5000余平米,拥有陶艺导师、设计、生产、市场销售和行政后勤人员50余人,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和人员就业。每年举办三期陶艺作品展览,年接待文旅游客3000余人次。

2016年盆罐村工艺制陶厂与天津商业大学签定了合作协议,盆罐村手工制陶厂成为天津商业大学艺术院校实训基地。目前已开办4所大学陶艺讲座,受众3000余人次。与5所大学、3所中学、2所小学建立了盆罐陶艺普及教育共同体。

为确保项目的存续传承,在申报文本中详细阐述了五年保护计划。

2019年盆罐村被天津市确定为文化旅游示范村建设,宁河区政府以发掘盆罐村“陶甑”技艺为抓手,开展“甑乡”创建工程,推进文旅融合,为发展这项文化遗产注入新的内涵与动力。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小东小西创业服务中心  |  小东小西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全球招募线下门店经销商  |  小东小西商户注册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871-86995329

    邮箱:1240927286@qq.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小东小西网订阅号

  • 义乌小东小西公众号

  • 义乌小东小西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