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手艺中国》影像多媒体传播推广项目走进浙江理工大学!
2019年11月27日下午两点,由《乡土》栏目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18-2019年度《手艺中国》中国传统手工艺作品影像多媒体传播推广项目系列活动第14站在浙江理工大学火爆开启。

活动开始,浙江理工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周文龙在致辞中感谢《手艺中国》项目组能够来到浙江理工大学,为师生们展示中国传统手工艺。作为一所百廿学府,浙江理工大学一直十分重视涵养校园的传统文化氛围,积极引领师生学习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希望在座的同学、老师们能够通过本次活动,体悟到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并在未来更多地关注传统工艺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之底蕴,铺就青春奋斗之路。

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乡土》制片人郭威在发言中谈到,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民间传统手工艺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脉传承的有效载体和保留乡愁的独特资源。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乡土》栏目,2017年推出了100集纪录片短视频《手艺中国》,2019年又制作了关于中国手艺人的10集30分钟的人文纪录片《手艺中国》在CCTV-7播出,充分体现了国家级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希望这次进高校活动能够让同学们珍惜青春,以奋斗让青春更有价值。
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祝成炎向我们介绍了浙江理工大学学校总体概况以及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总体概况,他强调作为全国最早培养丝绸纺织科技人才的高校,让织锦等传统工艺再次焕发青春,是浙江理工大学每一位老师的初心,更是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本次活动邀请的四位手艺传承人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当代窑变艺术家许泽荣;丁氏木匠世家第四代传承人丁全;苏绣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牟志红以及“枫香染”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兰。
首先向大家进行分享的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 当代窑变艺术家许泽荣,他向大家介绍了陶瓷的组成元素,告诉我们制作陶瓷的瓷泥主要是通过手拉、制坯,经高温烧制而成。瓷泥是由高岭土、石英和长石三部分组成的。除此之外,许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窑变瓷的制作工序,并且向我们展示了精美的窑变作品,
在互动环节,许老师让同学们给赠送学校的礼物起名字,集思广益,许老师在这些韵味十足的名字中挑出了11个,并给这11位同学赠送了精美的礼物。
第二个向大家分享的是丁氏木匠世家第四代传承人“甲子金漆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丁全。丁全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金漆木雕工艺品构建的四大步骤,包括起草图、凿粗坏、细雕刻、髹金漆。
丁老师告诉我们金漆木雕作为一项民间雕刻艺术,主要承载于民间建筑装饰、宗教神器装饰以及家具装饰等方面的应用;工艺上区别于其他木雕最大的方面,就在于木雕工艺品在精雕细琢之后会在表面贴上纯金箔,使得工艺品彰显出气势恢宏的辉煌感。体现出潮洲木雕派系在我国民间艺术持续发展的历史中有着相当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及意义。
第三个向我们介绍传统手工艺的是苏绣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牟志红,牟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潮绣、蜀绣以及粤绣。她告诉我们苏绣的主要特点包括平、齐、细、密、光、和、顺、匀。也跟同学们讲述了苏绣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设计、勾绷、上绷、勾绷、染线、配线、刺绣、落绷、装裱。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近距离欣赏到了牟老师的苏绣作品,可谓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
最后向我们分享的是“枫香染”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兰,杨老师告诉我们枫香染是一门古老而充满神秘感的印染技法,历经1000多年的传承和演变,枫香印染的名字由来,源于它的工艺所有的材料都取之于天然,主要用料是从当地的枫香树中提取而成,取枫香油的方法类似于割橡胶,用刀斧在枫香树上砍出口子,枫香油便会流出。
枫香染技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工序繁杂,一般经过图案绘制、图案上色、染缸浸染、高温脱脂、漂洗和晾晒等多道工序,最终才能制作出枫香染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