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热点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中国副省级城市形象传播影响力报告》,以中国15座副省级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论坛等十一个来源的网络信息为数据基础,分析中国副省级城市在2020年1月至6月的城市形象传播影响力。研究发现,中国副省级城市形象传播整体表现良好,其中,广州城市形象传播影响力位列第一,厦门城市美誉度位列第一。报告全文如下。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对外传播的重要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形象越来越受到各个城市主体的关注与重视。副省级市是中国行政架构为副省级建制的城市,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城市,包括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本报告由微热点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从传播大数据的角度对2020年1月至6月期间,对中国副省级城市形象传播影响力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城市形象传播建议,以期对提升城市形象传播效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中国副省级城市形象传播影响力
(一)城市形象网络传播热度指数TOP10
在统计时段,根据大数据抓取结果对15座副省级城市形象传播影响力进行统计(不包括疫情信息相关报道),广州的网络传播热度指数以86.0位列第一,其次是成都、武汉、南京、深圳、杭州、厦门、西安、青岛、济南。

(二)典型城市形象传播情况分析
1、广州:“青春有你2”“造谣女儿遭老师体罚吐血”引全网信息量攀升
在统计时段,从网络信息走势图可见,涉及广州的全网信息在1月达到最高峰,全网信息量达969.3万条,主要因“‘青春有你2’发布会在广州举行”“‘青春有你2’首次公演在广州录制”等相关信息助推城市全网信息量的攀升,可见娱乐、演出等活动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助推作用显著。5月、6月,广州的全网信息量再度回升,月度信息量超800万条,主要因“造谣女儿遭老师体罚吐血”的相关信息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在统计时段,从信息的来源分布可见,微博平台的信息占比达68.6%,可见微博平台是相关信息主要的传播平台。其中,含图片类信息占比超八成,可见涉及广州市的微博信息多数为图文并茂的形式。

在统计时段,对广州市热点事件的类型进行统计,经济商业类事件占比最高,达20.8%,主要集中在“行业发展”“扶持政策”等相关信息;其次是民生、医疗、法治,占比均高于10%。

2、厦门:“全国首创口罩摇号”“安置滞留的武汉游客”“助阵公益音乐会”“帮扶企业复工复产”引全网信息量攀升
厦门市总面积1700.61平方公里,2019年常住人口429万人,在15座副省级城市中人口规模最少、城市面积最小,但相关网络传播热度指数位列第七。
在统计时段,从网络信息走势图可见,涉及厦门市的全网信息量在1月较低,为298.1万条;随后逐渐升高,在5月与6月达到最高值,月信息量超过700万条。其中,“厦门全国首创口罩摇号”“厦门安置滞留的武汉游客”“厦门六中合唱团助阵爱心助学‘微光’公益音乐会直播”“厦门帮扶企业复工复产”等信息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并获得传播,助推关于“厦门”全网信息量的上升。

在统计时段,据不完全统计厦门市获得央媒报道量7.2万条,商业网站报道量6.1万条,省级新闻网站媒体报道量4.6万条,境外媒体报道量4881条,媒体报道对厦门城市形象传播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此外,自媒体对厦门市的报道量达256.0万条,成为“接地气”的形象传播窗口。

在统计时段,对厦门市热点事件的类型进行统计,民生类事件占比最高,达30.1%,主要集中在“厦门战疫援助”“爱心厦门建设”等相关信息;其次是经济商业类事件,占比达21.4%,主要集中在“厦门招商引资”“创新‘云招商’、‘云签约’”等相关信息。
二、中国副省级城市形象美誉度
(一)城市形象美誉度TOP10
在统计时段,根据大数据抓取结果对15座副省级城市形象美誉度进行统计,厦门以95.0%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美誉度超过90%的城市分别为成都、杭州、济南;其次是青岛、长春、南京、大连、沈阳、宁波。
(二)典型城市形象美誉度分析
1、厦门:美誉度持续处于高位 各平台美誉度相对均衡
在统计时段,从城市形象美誉度走势图可见,厦门市每月美誉度均处于高位,波动小,可见厦门城市形象的正向传播保持了持续和稳定。

在统计时段,从网络信息分平台美誉度可见,各信息来源的美誉度均处于较高水平,超过或接近90%,均超过副省级城市美誉度中位数88.8%;其中,视频、博客、微博、论坛、报刊五类平台的信息美誉度超过或接近95%。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7年金砖国家会议上赞扬厦门是“一座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一座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厦门是一座滨海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生态优势,使这座城市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曾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较高。
厦门也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口岸和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拥有重要港口城市和国际化现代化旅游城市双重身份,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城市营商环境试评价中,厦门位居第二。2020年7月,厦门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发布的2019-2020年度“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该调查从民生感受出发,体现了民众对厦门等入选城市的满意度较高;同时,入选“18-35岁年轻人心目中的美好生活城市”的五个城市,厦门位列其中。
在统计时段,从关键词云图可见,从“厦门大学”“鼓浪屿”“爱心厦门”“创新”“招商引资”等词上榜关键词云图,侧面反映舆论对厦门的关注点;从“微光”“公益”“音乐会”等上榜关键词云图,可见“厦门六中合唱团助阵爱心助学‘微光’公益音乐会直播”的相关信息受到舆论关注。相关媒体于微博发布的“你印象里的厦门什么样?”获得了较多网民互动,网民纷纷留言对厦门评价称“想去厦门看看”“厦门,让人想起生活”“一个让人心生向往的城市”“热情又浪漫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既是文艺清新之城,又是创新开放之城”“春夏秋冬都有你的花期”“文艺舒适,还想再去的城市”……

2、成都:每月美誉度处于较高水平 综艺节目助推全网信息传播
在统计时段,从城市形象美誉度走势图可见,“成都”美誉度相对较高,每月超过或接近90%,但存在一定波动。其中,“成都市青白江区发生5.1级地震”“成都一男子持刀毁坏财物拒捕袭警”等事件令2月、4月美誉度有所降低。

在统计时段,从关键词云图可见,“成都”成为全网信息传播的核心词汇;从“农村路”“邛崃”等词上榜关键词云图,可见“成都市邛崃市平临夹路提名2019年度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等相关信息引舆论关注;从“最美的”“美不胜收”“国宝”“竹子”等词上榜关键词云图,可见舆论对“成都”持正面赞扬情绪,国宝熊猫亦受到舆论关注。
此外,从“视频”“火箭少女”“横冲直撞”“20岁”等词上榜关键词云图,可见“腾讯视频《横冲直撞20岁》:张紫宁带火箭少女101游成都”的相关信息引舆论关注,说明娱乐综艺等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助推作用显著。

其中,5月13日,@中国新闻周刊 发布的关于转发抽奖活动的微博中,提及到成都是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相关微博获得了较多的网民转发,也获得了较高的舆论共鸣。截至2020年7月,该条微博获得超200万次转发,网民纷纷留言对成都评价称“成都真的是极好的”“成都确实挺舒服的一个城市”“超喜欢成都的巴适”“真的好想去成都啊”……

在统计时段,根据大数据抓取结果(不包括疫情信息相关报道),在15座副省级城市中对深圳市的央媒报道量排名第一,其次是广州、厦门、成都、武汉、南京、杭州、西安、青岛、济南。
5G行业情况是当今舆论焦点,央媒报道的有关深圳“5G”的信息中,敏感信息占比仅0.8%,可见整体信息趋于正面。在相关信息传播中,央媒的报道对深圳城市形象美誉度起到较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15座副省级城市中的另一个特区城市厦门,相关央媒报道量位列第三。
[深圳:聚焦“房地产业” “高房价”成深圳“城市印象”之一]
作为中国一线城市的深圳,除“现代化”“科技之城”“创业之城”等城市名片外,“高房价”也是民众对深圳的印象之一。
在统计时段,根据大数据抓取结果得出的自媒体报道量排名可见(不包括疫情信息相关报道),自媒体对广州市的报道量排名第一,达332.7万条;其次是武汉、深圳、成都、厦门、杭州、南京、西安、青岛、济南。
四、中国副省级城市旅游传播影响力
(一)副省级城市旅游形象网络传播热度指数TOP10
在统计时段,根据大数据抓取结果对15座副省级城市旅游形象网络传播热度指数进行排名,武汉市位列榜首,旅游形象网络传播热度指数达52.9;其次分别为成都、广州、杭州、深圳、南京、厦门、西安、青岛、济南。

(二)热点城市旅游形象网络传播分析
1、武汉:获“副省级城市旅游形象网络传播热度指数”第一名,也是“全国网民最想旅游城市”第一名
疫情之下,武汉市引发全网高度关注。在武汉被按下“暂停键”的时候,许多网友自发将家乡的美食美景与武汉的热干面、黄鹤楼等美食美景相结合,用自己的方式为武汉加油、向全世界安利武汉;并期待在疫情结束后,亲眼看看这座英雄的魅力之城,成为上半年“全国网民最想旅游城市”。4月28日,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一份旅游需求趋势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武汉成为网民最想去的旅游城市。
在统计时段,从关于“武汉旅游”的信息来源占比可见,微博平台成为相关信息主要的信息来源,占比达40.8%;其次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占比分别达29.9%和16.3%;网站、新闻、论坛、政务也有部分信息传播,占比均超过1%;报刊、视频、博客、境外媒体信息量较少,均不足1%。

2、厦门:在副省级城市“旅游形象网络传播热度指数”排名第七,是“全国网民最想旅游副省级城市”第二
厦门在“副省级城市旅游形象网络传播热度指数”排名第七;同时,在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的旅游需求趋势调研报告中,厦门位列所有副省级城市中“全国网民最想旅游城市”第二位。
五、中国副省级城市形象传播建议
城市形象是社会公众形成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绝不是简单的市容美化。那么,如何提升一座城市形象传播影响力,报告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重视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形象建设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城市应在城市经济、城市建设、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全面考量和优化,发挥城市优势、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形成城市理念。
第二,重视城市形象。一张优质的城市名片、一个多元化和立体化的形象是提升和扩大城市形象传播影响力的基础。城市应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将城市的功能和文化融合起来,打造具有特色、立体的城市形象,并制定相应城市形象和影响力的策略。如成都市的“舒适宜居”“美食之都”、厦门的“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等。
第三,重视宣传,利用大事件。城市应重视宣传,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告、公关等方式传达城市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如节庆活动、会展活动、重大会议等“大事件”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的“载体”,推广城市形象。同时,也可大力发展旅游业、借力综艺节目,让民众更进一步了解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形象传播影响力。
第四,重视传播,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城市应重视信息传播,选择多元化的媒体组合方式进行宣传传播,除传统的报刊、电视等媒体外,也要充分重视社交媒体打造城市形象,充分利用视频、图片、文字、直播等方式进行传播,加强城市形象扩散效应。
注:
*全网信息量:根据微博(全量)、新闻、网站、政务、论坛、微信公众号、社交网站、新闻APP、视频、问答社区、外媒、博客等全媒体覆盖数据,经过去重、清洗后,得到全网信息量。每天有效数据量为1.4亿+/天(不含微博评论),千亿存量数据。
*网络传播热度指数:在从新闻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平台采集海量信息的基础上,提取与指定事件、人物、形象、地域等相关的信息,并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标准化计算后得出的指数。热度指数能客观反映事件、人物、形象、地域等在互联网上的受关注程度。热度指数所呈现的数值为0〜100,数值越大,表明其网络受关注度越高。
*BII指数:使用微博账号累计指数、发布指数、互动指数及活跃指数4个指标综合评价微博账号的影响力。BII值范围0~100,值越高,代表该微博账号的影响力越大。
*PDI指数:评价体系使用文章数量、总流量、认同流量、可见峰值流量四个主要指标,兼顾其文章数量、用户贡献流量和用户认同程度,综合反映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PDI值范围是0~1000,值越高,代表该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