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柴窑把桩师传承人胡家旺助力云南临沧柴烧节

   日期:2022-09-18     浏览:669    

2022云南临沧市临翔柴烧创作营来了一位“国宝级”把桩师,他就是“景德镇最后的一位把桩师”胡家旺。78岁的胡家旺老先生从事陶瓷行业60余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柴窑把桩师传承人,通过行业指导、人才培养为临翔柴烧发展出谋助力。

烧柴窑,讲究“一满二烧三熄火”。装钵满窑,不同配方制作成的瓷坯和陶坯,烧制的温度需求不同,在窑洞安放的位置也不一样。在烧制时,火候温度的把控,也全凭把桩师傅的经验。今年柴烧节创作营9月12日开幕,胡家旺9月10日就来到了临翔区,因为9月11日他要对柴烧创作营泰窑一号的“装钵满窑”进行把关。

9月12日上午,2022云南临翔柴烧创作营活动开幕式后,临沧七彩陶瓷文化主题园泰窑一号举行点火仪式,因今年雨水较多,当天的烧制以烧窑封窑为主。9月13日,烧制进入关键阶段,胡家旺从凌晨4点起就守候在窑子旁,一双眼睛实时盯着观火孔内火苗颜色和大小的变化,并时不时地向徒弟沈天一叮嘱几句。今年25岁的沈天一是临沧七彩陶瓷主题文化园的把桩师,2019年,公司选派他到景德镇学习一年,得到了师傅胡家旺和师兄弟们毫无保留的教授与帮助。现在,他不仅能独立担任把桩一职,还时常与碗窑村的制陶艺人交流分享烧制经验,探讨烧制出碗窑最好陶器的烧制之法。

胡家旺与临翔的结缘比沈天一还早一年。2018年,临沧七彩陶瓷主题文化园筹备建盖,胡家旺参与了整个文化园旅游线路的设计,现在主题园里的四座窑炉就是胡家旺根据历史原型在临沧进行复刻设计而来。1号明末清初的镇窑与2号战国时期的馒头窑用于烧制使用,3号夏商时期的龙窑和4号元代的葫芦窑则是景观窑,4座窑炉将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展示与窑炉文化表现有效融合。

胡家旺不仅是把桩师,也是整个陶瓷生产过程的行家里手。走进拥有300多年制陶历史的碗窑村,老先生逛了11条龙窑,看了村里制陶人的现场创作,他说:“艺无止境,土陶制作既要守正也要创新,临翔陶路定会越走越宽!”

通讯员/张云凤 何廷耀 罗 纬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小东小西创业服务中心  |  小东小西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全球招募线下门店经销商  |  小东小西商户注册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871-86995329

    邮箱:1240927286@qq.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小东小西网订阅号

  • 义乌小东小西公众号

  • 义乌小东小西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