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兴:文化创意激发古老编织手艺新活力

   日期:2020-07-01     浏览:624    

新华社济南6月29日电(记者杨文)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的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展厅处,立着两个身着礼服的“模特”,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参观。“模特”的材质是蒲草,礼服也用蒲草编织,做工精致,款型时尚。

“草柳编礼服用了十几种材料,经线用蒲叶,纬线用蒲根,这种天然材料很环保。”谈到草柳编技艺,博兴县锦秋街道湾头村39岁的王贵芝打开了话匣子,“我喜欢在这种古老的手艺中,加入现代元素,让草柳编这种传统文化时尚起来。”

博兴县盛产芦苇、蒲草等植物,自清代起就有草柳编织的传统。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研究、创新,柳编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在博兴县湾头村,随处可见晾晒的蒲苇,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以编织蒲扇、蒲团、茶几、草鞋等产品。

近年来,该县将草柳编产业与网络销售相融合,不断拓展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在这个有1800多户村民居住的湾头村,有900多户开起了淘宝网店。

但是,草柳编市场上的工艺品同质化严重,草柳编产业发展遇到瓶颈。2015年,已经做了8年草柳编电商的王贵芝决定另辟蹊径。作为草柳编手艺的带头人,她潜心研究编织技艺,创新产品样式,为这一古老的手艺增添新的活力。

鸟窝、小草房、灯罩、花篮、玩具熊……不同于常见的草柳编物件,在王贵芝的工作室,草柳编工艺品琳琅满目,也被赋予了更多观赏趣味。以京剧武旦为原型,王贵芝耗时两个月制作的草柳编作品《国粹》将参加2020年的山东省工艺品博览会。

在王贵芝的工作室采访时,有两名中年妇女正在编织灯罩。“我设计并做出一个样品,如果有客户预订再去大量制作。”王贵芝说,一般一个工艺品需要1到3个小时,一个工人一天可以挣100多元。

王贵芝每年推出几十种新产品,并在当地开展免费草柳编技艺传承培训,村民足不出户也能创业增收。目前,湾头村草柳编非遗手工制品年线上销售额达3亿元。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小东小西创业服务中心  |  小东小西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全球招募线下门店经销商  |  小东小西商户注册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871-86995329

    邮箱:1240927286@qq.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小东小西网订阅号

  • 义乌小东小西公众号

  • 义乌小东小西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