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周初年,大封诸侯,河南是当时重要的封区,于是侯国封地遍及,加之后来分封制的断续存在,又相继出现许多的侯国封地。今天许多的地名便是由其境内原侯国而来,像郑州市,开封的杞县,焦作的温县,安阳的滑县,濮阳的范县,平顶山的叶县、郏县,商丘市的睢县,信阳的息县,南阳的邓州市。 郑州管城回族区,漯河郾城县,商丘虞城县,周口的项城市的命名也均是因为其分别是原来的管国、郾子国、虞国和项国故地。 郑州新郑市与新密市均于1994年设市。东周初,郑武公迁居黄河、颖水之间,为郑国的新迁地,因此历史上称为新郑;新密市原为密县,是原密国居地,因是在原密县基础上新设市故以为新密。另外,还有驻马店新蔡县。蔡国的疆土原在今上蔡、汝南两县,后向东扩张,占领这一带,为蔡之新地,因名新蔡。因有了新地,蔡平侯徙居新蔡,遂称故地为上蔡,即今驻马店上蔡县一带。 新乡封丘县、商丘市、周口沈丘县,则因其地分别为古封父之国,商朝都邑所及沈国都邑所在而命名。 新乡卫辉市为卫国故地,后从辉县划一部分于1988年设市,因称卫辉市。 许昌市及其下辖的许昌县的命名均因其是原许国地,秦置许县,魏文帝时认为许是东汉的灭亡地,不祥,因改名许昌。此外,许昌鄢陵县为古鄢国地,加之其县境内岗陵纵横,虽后来鄢为郑所灭,但鄢陵这个名保存了下来。 许昌长葛市,据传为远古氏族部落“古葛天氏之故地”,战国时因“其社中树爆长,更名长社”。

2、 隋朝置长葛县,1993年设市。 信阳潢川县原为黄国故地,因称黄川,因为信阳为水乡,所以后改“黄”为“潢”,便是今潢川。 城垣的出现曾被作为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古而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使城坦如雨后春笋,一个个出现又一个个败落,但它们都书记于历史的长卷中,在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头脑言语里流传,最典型的就是以它们的命名的今天地名。如新乡长垣县因战国时魏在此修筑了防御齐、赵入侵的城郭,也称长垣、首坦、防垣,因“县有防垣,故县氏之”⑧。许昌市魏都区,三国魏虽都洛阳,但宫室、武库犹在许昌,后人习称许为“魏都”,今魏都区即许昌之所在。南阳宛城区,战国时秦曾于此治宛县,两汉因之,今有汉宛城遗址,故以引而名。驻马店驿城区因明代在此设驿站,借此而命名。洛阳老城区则是相对于迅速发展的现代新城区而名的。
3、桥梁、埠渡地名 历史上河南虽有在大小河流数百条,但整体而言,河南的陆路交通还是较占优势,不似南国水乡,河流对人们的日常出行影响并不是特别的大,这就使得桥梁埠渡这一类地名在河南并不多。 黄河从河南北部穿境而过。黄河是历史上的一条大河,人们南来北往需要渡过黄河,于是就要有渡口,孟津和延津就是其中两个重要的渡口。孟津原名“盟津”,以周武王伐纣在此于诸侯歃血为盟命名的,今洛阳孟津县也由此得名,另今焦作孟州市原为孟县,也得名于孟津,1996年设市。同样,新乡延津县得名于延津黄河渡口。 颖河流经今周口市,据说在明代以前有家姓周的兄弟三人在此摆渡,称周家渡口,后又称周家口、周家口集和周家埠。清代,有粮铺水利通判驻此,因此名为周口镇,1982年设市,即今周口市。 信阳市平桥区原为信阳县下辖的平桥镇,明代在境西明河上建有平桥,故以为名。